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异事 > 手机访问:m.whhjs.com
来源:www.whhjs.com时间:2019-06-26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其实只是一个农人家的孩子,名叫匡衡。他是一个又有孝心又非常爱学习的人,但是因为家境贫寒白天一定要帮家里的忙,农作,没有时间看书,但是到了晚上他有时间读书的时候却没有钱点灯所以只能凿壁借光。知道了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让我们来了解了解他。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在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
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
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们知道了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那我们可要看看他后来如何了。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 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
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匡衡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起“凿壁偷光”的故事,只怕很多人都会感到耳熟能详——是的,匡衡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匡衡少年时的勤学刻苦,却不知道他晚景凄凉。匡衡的人生是很励志的,汉宣帝时期,匡衡就进了汉朝朝廷做官,到了汉成帝时期,匡衡还一度官居丞相,可以说,这辈子成就很大。但人生往往是这样——一个人的成败,最主要看的是结局,
匡衡的结局很差。匡衡被汉朝皇帝封为侯爵,有着一块封地,但匡衡估计是人到老年,偷东西的毛病又犯了,居然想到利用朝廷地图的误差,侵吞朝廷的土地,算作自己封地里面。匡衡做了一辈子官,最不缺的就是仇家,好么,他的仇家根据这点大做文章,向汉成帝告发匡衡侵占土地,最终,匡衡被汉成帝削去了爵位,贬为庶民,这算是被打回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