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趣闻 > 手机访问:m.whhjs.com
来源:www.whhjs.com时间:2019-10-23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在现在每当有什么离别的时候,总会唱这首歌,它已经成为了现在的送别金曲。他的作者李叔同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国非常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和戏剧家,还有非常著名的一个称呼,“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他还是有名的大孝子。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李叔同简介,让我们通过李叔同简介,去品味他的人生和他的成就。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送别》词:李叔同曲:约翰.P.奥德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忆儿时》词:李叔同曲:威廉.S.海斯春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橡,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呜,小川游鱼,曾把闲情。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春游》词曲:李叔同春风吹面薄於纱,春人妆束淡於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采莲》词:李叔同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露华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圆。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
晚清时期,有一个人不顾族人反对,毅然将母亲王氏的灵柩抬入家门,他亲自谱写哀歌,在葬礼上抚琴演奏,轰动津门。这个人便是弘一大师李叔同。李家祖上经营盐业和银钱业致富,李叔同之父李筱楼进士出身,担任过吏部主事,后辞官下海,家势显赫。李筱楼花甲之年纳19岁的王氏为侧室,王氏虽诞生下一子,但她在李家仍然不免遭受排挤,姜氏、张氏(李筱楼另两位妻子)的儿子或早逝或体弱,自然对这个后过门的“偏房”心存嫉恨。李叔同曾与丰子恺感叹,“我的母亲很多,我的生母很苦”。
李筱楼去世后,经历丧父之痛的李叔同携母亲和妻子南迁上海。摆脱天津大家庭的束缚,倒让他轻松不少,据弘一大师后来回忆,他感觉自己与母亲在上海相依为命的几年是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光。1905年,王氏不幸不幸病逝,李叔同悲痛万分,他改名为哀,说“幸福时期已过”,“之后就是不断的忧愁和哀伤”。
王氏生前是侧室,地位低下,当时的社会风气尚未开化,天津还遗留着“外丧不进门”的规矩。渴慕西洋文明的李叔同坚持要为母亲争取一个平等有尊严的葬礼,他要求从李宅正门抬进灵柩,全家身着黑色衣服,免去披麻戴孝,改鞠躬礼,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最令时人意外的是,李叔同亲自为母亲谱写了一首哀歌,并与葬礼上以钢琴演奏,朴实之外,感人至深。大公报盛赞李叔同为“新世界之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