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趣闻 > 手机访问:m.whhjs.com
来源:www.whhjs.com时间:2019-10-01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自古长子继位就是封建大统,但是却总有嫌隙出现夺走皇位。爱新觉罗·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向来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是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当天下人都以为下一任皇帝非豪格莫属的时候,他却败得一塌糊涂,成为清朝最惨的一位皇子。那么,豪格为什么会输?还是输给了亲叔叔?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争权大战中的最大输家。
1、征讨明朝
天命十一年(1626年),豪格跟从代善征讨蒙古扎鲁特部,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贝勒鄂斋图。天聪元年(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豪格在锦州击败了明军。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豪格跟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畿,他和莽古尔泰一起巡视通州,在广渠门之战中迎击明朝援兵。天聪八年(1634年)跟从皇太极自宣府直趋朔州。攻掠山西朔州及五台山,击败明朝的援军。
2、入川平乱
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封豪格为靖远大将军,西征四川平定张献忠的政权。他到了陕西之后消灭了那里的盗贼和其他农民军的势力,彻底肃清陕西。同年十一月攻打四川,派遣鳌拜作为先锋,清军抵达西充,大破张献忠的军队,亲自射死张献忠。又在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连续攻下了西南的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等地,稳定了四川的局势。
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拥有了正黄、镶黄、正蓝三旗的实力,再加上他军功显赫,才干出众,因此,许多大臣便极力推举他为皇位继承人。
不过,却也有一个人不同意。
这个不同意的人,正是豪格的叔父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十四子,比皇太极小十岁。他有勇有谋,得皇太极重用。《清世祖实录》中还记载,皇太极曾对多尔衮说:“朕爱尔过于诸子弟,赉尔独厚。”
论才干和战功,多尔衮并不输于豪格,又很得皇太极喜爱。因此,多尔衮想竞争皇位,希望也是很大的。
一边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边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两相权衡,多尔衮的胜算并不大。
不过,由于满清受汉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影响,因此,拥护豪格的大臣,明显比拥护多尔衮的多。就连曾经的废太子代善,也表示豪格有战功,又是先帝长子,理应继位。镶红旗阿济格和镶白旗多铎也积极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照理,豪格的帝位应该可以确定下来了。
可是,豪格是个谦逊的人,他客气地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
豪格本是客气之辞,谁知多尔衮听到后,立刻揪住这句话不放,硬说豪格无心问政。
如此一来,拥立豪格的那些旗主顿时傻了眼。不过,他们还是坚决表示:“先帝对我们恩大于天,若是不立先皇的儿子为帝,我们只有追随先皇于地下了。”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以自己的势力对抗其他旗主,显然没有胜算。于是他又说:“既然大家一定要拥立先皇的儿子为帝,而豪格又谦虚不肯继位,那我们就立先皇的九子福临吧。因福临年幼,就由济尔哈朗和我各负责一半军队,共同辅政。待福临年长时归政。”
济尔哈朗本是豪格的支持者,在朝中又是重臣,有着绝对的权威。因此由他辅政,豪格的支持者也表示可以接受。
当满清第三位皇帝福临继位后,多尔衮通过种种手段,顺利地成为独掌朝政的摄政王。多尔衮成了摄政王,豪格的处境就变得很微妙。
关于豪格的死因,除了“卒于狱”,还有“自杀”或被多尔衮“谋杀”等不同版本。信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中提到:豪格凯旋回京,皇上派摄政王迎于永定门外。肃亲王按例先拜谒皇叔(多尔衮),不意幕中伏兵四起,乱刀齐下。肃亲王的太监王忠扑在豪格身上,与他同被剁为肉酱。装殓时血肉不能分,同敛一棺。
后世肃王府用太监,只许用,不准打骂,因王忠同王殉难,且同葬一处。但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不大。豪格毕竟是太宗长子,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凯旋之日,却被摄政王部下不分青红皂白乱刀砍死。如果这样的话,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多尔衮,对皇上、诸王和天下臣民也不好交代,况且这也不符合多尔衮面对棘手问题时机敏灵活、缜密谨慎的一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