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趣闻 > 手机访问:m.whhjs.com
来源:www.whhjs.com时间:2019-09-30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之变吗,它是发生在中国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即便土木堡之变造成的损失惨重,但是明朝当时仍是强盛时期,瓦刺不过是赢得了一场战役而已。不过,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场战役对于明朝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土木堡之变吧。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
宦官王振仓促发兵50万,挟持明英宗亲征。兵至大同未交锋就撤退。王振又想炫耀自己,想让英宗“临幸”他的家乡蔚州,致使军队疲于奔命,劳累不堪,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也先率军围住,明军大溃,王振及各大臣死于乱军,英宗被俘,50万明军死伤过半,瓦剌军进逼北京。史称“土木堡之变”。
总兵力号称五十万人,实际约二十万人(含山东、河南、大宁、辽等地京营)分四路防守,部分留守有学者对明朝出征瓦剌的兵力产生质疑,《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写到:“在王振的怂恿下,英宗朱祁镇下达了亲征的命令,召集大军共二十万,立刻准备出征。
这里要说一下,很多史书都说此次出征共有五十万人,根据本人考证,这是不准确的,因为由当时动员兵力时间及京城附近布防情况分析,几天之内,绝对不可能召集五十万大军,当时京城的三大营总兵力是十七万左右,加上附近军队,共计数量应当在二十万左右。”有不少学者认为,土木之变是明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但也有人认为明朝是从嘉靖中期开始衰败的,也有人提出“明虽亡于崇祯而实亡于万历”的说法。结局是全军覆没,英宗被俘,随征将臣张辅、邝埜等50余人阵殁,王振被护卫将锤杀。
1、对明朝武将勋贵集团打击很大。明朝开国时的勋贵子弟和永乐靖难时的勋贵子弟在那时候在朝堂都有话语权,那时候在朝堂并不是文官独大,武将一样有地位,而且也不低,是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礼的存在,甚至地位更高,这些开国勋贵和靖难时的勋贵子弟代表的就是武将勋贵集团,朱元璋、朱棣扶持并依靠他们制衡文官集团(朱元璋可能是汲取宋朝武将地位低下的教训,特意建立了一批勋贵武将),但是土木堡之变把那些勋贵子弟都葬送了,特别是那些在朝堂有话语权的勋贵子弟,关键是这一死就给蒙古人一窝端了,剩下的传人要不是那些年龄还小的就是一些没权力没才识的。
才造成朝堂上逐渐给文官打压得永不翻身,渐渐地造成武将弱势滴社会地位,文官可以欺凌武将。成国公朱能是“靖难”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时,与张玉共为王府指挥使,自东昌之役中张玉阵亡以来,朱能一直是朱棣的头号股肱之臣。朱勇为朱能子。册封为成国公,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觉得他该负部分战败之责,削爵。张玉死于靖难中,朱棣即位后称其为靖难第一功臣。长子张辅册封为英国公,世袭罔替。曾率数万军队平定安南叛乱,功勋彪炳。
土木堡之变中死于乱军。张、朱两门,自永乐以来,深受皇室信任,又有其他靖难功臣子弟,互相联姻,尽掌都督府,而此时“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兵部掌兵政,而军旅征伐则归五军都督府”,文官很难插手军旅征伐,兵权归皇帝和武将勋贵集团掌握,文官不掌军事,但在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散尽,则兵权归于兵部文官之手(类似现代国防部,兵部堂官均为文职),五军都督府不过守空名与虚数而已。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显赫的武将勋贵只剩下徐达长子一系的魏国公和幼子一系的定国公,其余的,朱太祖坐天下杀一批,明成祖靖难时杀一批,土木堡之变再死一批,余者寥寥。2、 明军的精锐军事力量几乎彻底覆灭。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出征的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50万大军可是明成祖5次北伐蒙古留下来的精锐啊(朱棣5次北伐在1410-1424年间进行的,土木堡之变在1449年),一夕覆灭,很是伤筋动骨。
之后明朝对蒙古一直是防守姿态。皇帝直辖的中央军队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被歼。从军力分析的角度讲,明三大营算当时全世界最精锐的军队,拥有大规模的火器,最优秀的冷热配合,还有最精锐的蒙古雇用骑兵,九边地方戍守军队实力上升。3、“天子守国门”思想正式形成。土木堡之变中,蒙古兵马逼近北京城,势不可挡,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明朝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思想我也不知道对明朝的灭亡有木有起到一些作用,虽然明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但是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明知不可为的时候可以迁都的,可惜啊,崇祯被大臣以这种思想逼得没法迁都,所以土木堡之变勋贵子弟的大量死亡和流失,造成没人可以代表武将集团在朝堂说话,被文官集团乘机夺权,造成明中后期武将地位低下和给文官压着欺负的重要转折点!明朝在这时候就一步步沉入灭亡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