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趣闻 > 手机访问:m.whhjs.com

【图】韦编三绝的来历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给我们

来源:www.whhjs.com时间:2019-09-08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华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将近五千年的传承,流传下来很多的文化典故,其中韦编三绝就是历史中著名的典故之一,韦编三绝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韦编三绝这个典故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小编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典故。

一、韦编三绝的来历?

对于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这是一个出自我国儒家圣人孔子的典故。孔子很老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个著作,那就是《周易》,当时的书都是竹简,孔子读书非常的刻苦,他一遍一遍的读,导致绑竹简的绳子都断了很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历。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勤奋读书。

大家都知道,《易》是部名扬古今的中国文化古书。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读《易》这本竹简,之后为了给他的弟子教课,他有读了很多遍,直到他熟悉之一句话的意思为止。

因为孔子勤奋的学习,非常刻苦的对着那本竹简一遍又一遍的读,把串连竹简的皮带子给磨断好多次,但是孔子依然不会扔掉这本书,他换上新的绳子,绑好了,继续读《易》。

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句话,我觉得有三个意思在内:一是学习要勤奋;二是学习要用心;三是重复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孔子评价自己是“学而不厌”,就是努力学习兴趣盎然从来不会厌烦、疲倦,我们的同学里也有这样的学生是吧。

你想啊,使编联竹简的绳子断了多次,那得读多少遍呐,起码几十遍上百遍吧,多么地刻苦、用功啊!!这就说明,天才来自于勤奋。历史上许多有学问的人都十分勤奋。在明末清初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顾炎武,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激励了无数的有志气的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中的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顾炎武本人就是勤奋学习的典范。

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方式:首先,他规定了每天读书的数量,并且一定完成;其次,他限定自己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部分读书笔记,后来还汇集成了一本著名的书呐,叫《日知录》。最后,他还有温书的习惯,就是经常温习以前读过的书,方式就是默诵,自己默诵,然后让别人朗诵,一旦发现了不对的地方,立刻打开书查对。由于他学习知识刻苦努力,在学术上建树极高。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瞧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三、我们要发扬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人前显耀,就得背地里受罪,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满园梅花香。同学们,让我们学习并发扬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精神,万分珍惜,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大好时光,良好机会,勤奋学习,刻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人,交上知识这个忠实的朋友。我们的明天就是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就会向我们挥手示意,点头微笑!!!同学们,努力吧!

本月排行

    历史趣闻排行